News

基层,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这里有访家走户的“小巷总理”,也有访贫问苦的驻村第一书记。基层折射民生冷暖、反映民心向背。
减负与赋能,这一对充满辩证法色彩的动词,正是透视“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的关键词——破形式主义之弊、减基层负担之重,是为了赋能基层治理效能,让广大干部“轻装上阵”、担当作为。
在信息化条件下,工作专班、攻坚团队、联络组、服务队等线上线下的工作“群”屡见不鲜,几乎人人都在“群”中、人人都是“群”众。这些“群”在推进工作、为民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群来群往”中,一些“群”却变了味。有的干部对“群”产生了“路径依赖” ...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唐朝著名诗人、画家王维的这首《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写尽了冬日的唯美与宁静,穿越千年时光,依然惊艳如初。
“群来群往”,绝不是陷在小圈子里自说自话、自弹自唱式的自我感动,而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务实行动。无论线上线下,只有走出“群”、走进群众、深入群众,才能换来笑声、赢得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