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第三届京剧演员研究生班,现为上海京剧院一级演员。是现今京剧舞台的中坚力量,京剧当代化传播的代表性人物。曾获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最佳表演奖”榜首、中国戏剧梅花奖、白玉兰戏剧主角奖,并获2013上海市领军人才、2015中华十大文化 ...
在当今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海洋不仅是自然的伟大象征,更是文化与文明交汇的重要场所。著名作家张抗抗在最近的讨论中提到,理解海洋文学,首先要从海洋文明谈起。海洋文明的形成,源于海岸线和岛屿上生活的海洋民族,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然而,海洋文化的存在并不一定能演变成海洋文明,文化是一种形态,而文明则是经过时间和历史的沉淀所形成的结晶。
在华夏上古的汉字中,海的本义是晦黑和渺茫,是神奇怪异、令人畏惧的象征。2000多年前的先秦古籍《山海经》可以看成是中国海洋文学的源头,《山海经》记述了古人对山和海的认识,他们认为海洋里充满了形形色色、不可知的海神海怪。《淮南子》《博物志》等书中保留了很多关于海洋的神话传说,其中不少是对海外远国异民和海中生物的玄想,这反映了当时的华夏民族与海外地区的交流还处于原始落后的阶段,“海洋”“海外”这个概念 ...
许倬云晚年肖像照。(图/@许倬云说历史)2006年,76岁的许倬云写了一卷《万古江河》,其语言汪洋恣肆,纵横捭阖,将中国历史比喻成黄河、长江,由黄河流域为核心的“中国”逐渐扩大到世界文化的“中国”,如同长江一路收纳支流,汇聚洪流。从他1999年退休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