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二十五年的相濡以沫,林栋以为,他早已将自己这棵从乡下移植的树,深深地扎根在了李家的土壤里。 他这个“上门女婿”,当得心甘情愿,也当得问心无愧。 然而,当老家的房子一朝拆迁,那笔巨额的补偿款,却像一把最锋利的斧子,瞬间砍断了他所有的根。 妻子决绝地让他净身出户,二十五年的付出,仿佛成了一个笑话。 他以为,这就是故事的结局。 可他没想到,就在他被扫地出门的第二天,那个曾经对他百般挑剔的岳母,竟会追到乡 ...
关于周而复先生的名字,有一段趣闻典故。1933年他考入上海光华大学外文系时,使用的本名是周德,这一姓名一直用到毕业。在校期间,同窗们因他姓周,常戏称他为“周而复始”。他便顺着这个成语,略去末尾的“始”字,取“周而复”作为笔名;毕业后,他索性将这个笔名 ...
我与周而复先生相识于1983年,那时我在《人民政协报》主持副刊,之后有一阶段他的处境并不很好,我对他十分同情,觉得他作为一位作家和书法家 ...
周而复赠邹士方《长江还在奔腾》(《长城万里图》第二卷)一书的封面 我不仅在《人民政协报》上发表评介而复先生抗战系列长篇小说《长城万里 ...
1990年是艾青先生八十寿诞,我随周而复先生、管桦先生按照习俗于1989年3月27日到艾青先生家祝寿。周先生在路上谈及他的抗战系列长篇小说《长城万里图》时,显得十分兴奋:“谁都没有我这样的创作条件。为了写这部抗战小说,我访问过许多国家的首脑,实地考察过不少国际会议的场所,还画过相关图纸,连广岛我都去实地考察过。有人说抗战是老题材,写不出新意,但实际上,全面反映抗战的作品至今没有。像《地雷战》《地道 ...
周而复致邹士方书信复印件(1989年1月5日)周而复赠邹士方《长江还在奔腾》(《长城万里图》第二卷)一书的封面我与周而复先生相识于1983年 ...
7d
旅行生活 on MSN院池观鱼记本文转自:安康日报操世双自打有了一方小院,我便一门心思要把周围景致往极致里打造。院前屋后遍植奇花异草尚且不够,夜里做梦都在盘算,要在院坝西侧垒一座假山。引一脉山泉水来,让它顺着假山跌落,先汇入那葫芦造型的水池——池底铺满细润河沙,再从葫芦口的拦水坝漫溢而出,淌进那三折九曲的水槽。去年冬天,借着政府景 ...
日本鬼子虽说是1945年8月投降的,但在我的老家胶东黄县,自头年(1944年)冬天起,实际上已成为瓮中之鳖。我记得除了最顽固的伪八中队还偶尔出城骚扰一下之外,其他日伪军还算识趣,基本上是困守县城与西边的龙口港 ...
“铁西瓜”困城记 日本鬼子虽说是1945年8月投降的,但在我的老家胶东黄县,自头年(1944年)冬天起,实际上已成为瓮中之鳖。我记得除了最顽固的伪八中队还偶尔出城骚扰一下之外,其他日伪军还算识趣,基本上是困守县城与西边的龙口港苟延残喘,坐吃山空了。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民兵 ...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