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说到1911手枪,很多人想到的是全尺寸的美式经典:长枪管、大握把、.45 ACP大威力。但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军警和民间射手中兴起了一股“短身战术风”,希望保留1911的手感与威力,同时缩短枪身、便于隐蔽携带。
然而,当西格绍尔(SIG Sauer)将它与.22LR小口径结合,诞生了1911-22LR半自动手枪时,这款经典老兵有了全新的面貌。今天,我们就用军事自媒体的科普口吻,深度剖析它的设计特点与使用价值。
在国产手枪谱系中,NP34型9毫米手枪可谓是北方工业公司的“低调代表作”,凭借其与西格绍尔(Sig Sauer)P226系列的“血缘关系”,在国际轻武器市场引发广泛讨论。
【本文由小黑盒作者@林北不听于08月06日发布,转载请标明出处!】 大嘎吼,我是林北。 闽南语朋友你好,我是无名氏。(不要在意ID) 今天我们来讲讲,我的钱!是怎么来的。
近日,世纪武器公司(Century Arms)推出德拉科战术(Draco Tactical)手枪。
时光荏苒,80多年前抗日战争的战火硝烟,已经湮灭在青山绿水中,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抗联精神却超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后人铭记艰苦岁月、肩负使命担当。
1939年初,屡次进攻受挫的日军调集了3000多人包围七星山,向抗联部队发起猛烈进攻。守卫兵工厂的80多名战士、工人进行了顽强的战斗,毙敌数百人。日军靠强大兵力,昼夜不停地从山下向山上进攻,并残暴地施放毒气,守卫兵工厂的战士、工人在战斗中全部牺牲,兵工厂惨遭破坏。
中国警察射击代表队在备战训练中,只训练了手枪这一种枪型。赵玉淇与队友们没有退缩,靠自己的实力,最终荣获世界警察战术情景射击团体赛和手枪团体赛双冠军,创造了该项目中国警察境外比赛历史最好成绩。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河边……”盛夏的宝应柳堡镇,电影《柳堡的故事》主题曲《九九艳阳天》的旋律随风轻扬。这个由硝烟与柔情铸就的地方,今夏成了游客追寻红色记忆的热门地。这里正以“革命文物展陈+英雄故事演绎”的双轨模式,构建起沉浸式红色教育基地,让作为抗战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柳堡,藏着的红色基因愈发鲜活可感。
在转轮手枪出现之前,市面上的武器大都是单发枪械,使用者每次射击后都需要重新装填弹药。这在战斗中非常不方便,尤其是在面对多个敌人或是需要快速射击的情况下,单发枪械的效率明显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