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中国科学学院院士阮少平”在某小学的开学典礼上侃侃而谈。 可谁也没想到,这位科学家院士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骗子。 不仅骗过多家学校,参加学术研究,还涉足很多企业,出席各类活动。 这位阮院士刚露面的时候气派那叫一个足。 简介上写着,不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
阮少平事件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他以虚假身份招摇撞骗,严重损害了院士这一崇高称号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院士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杰出代表,其荣誉承载着无数科研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社会的高度信任。阮少平之流的出现,无疑是对这一荣誉的亵渎,让公众对院士群体的信任 ...
事实上,假院士能在教育界游走多年,招摇撞骗而未被戳破身份,表明当前部分学校依旧存在“追名逐利”的浮躁校风、学风:学校想聘请院士这样高级别的专家做顾问,提升学校声誉,而不法分子则看准这一点,投其所好包装身份。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身份被曝造假,除了院士,其身份还有中医中国阮顺堂创始人、北京阮顺堂中医院院长等。△阮少平资料图据澎湃新闻消息,一段长达7分多钟、曾在多个账号发布的视频显示,今年6月,阮少平到现场为某酒企“民族品牌出海行动发布会”站台。在 ...
竟有人敢伪造中科院院士身份招摇撞骗?近日,澎湃新闻曝光了一名为阮少平的男子,多年来,他打着“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旗号,混迹于教育、医药等领域,致使一些中小学、医院上当受骗。
从8月3日调查组做出调查通报,到如今“亮证姐”被行政拘留,体现了当地雷厉风行的处理态度,也亮出从严管好公职人员“身边人”的决心。法律之下没有特权,谁耍特权就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假院士阮少平之所以能屡屡得逞,并非他的骗术多么高明,而是一些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松懈和浮躁。他们聘请专家时,看重的是对方递来的名片和头衔,却不愿花几分钟登录中科院官网核实。甚至,按照《中国科学院院士行为规范》,即使真院士也不应以院士名义参加中小学活动,而这也很“巧合”地被那些追逐虚名的学校和教育部门忽视了。
打着“中科院院士”的旗号,在教育界游走多年,参加各类研讨会、各类社会活动,登台演讲,受聘“课程导师”,其身影甚至出现在公立医院调研活动中……招摇撞骗多年,身份伪造却一直未被戳破,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自2022年以来,为提高知名度等个人目的,多次以“辽宁理工大学教授”等虚假身份参加线上线下学术交流活动。 目前,经研究决定,我局已停止魏新河工作。 因涉嫌招摇撞骗罪,魏新河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下一步,将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是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只需要到官网上一番查看便可知晓,可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却没有人去做。这也是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的骗局被揭穿,公众大为震惊的原因之一。更值得追问和反思的是,为何这个假院士能够肆无忌惮地招摇撞骗多年?
1dOpinion
海报新闻 on MSN海报时评丨假院士招摇撞骗,荒诞之余,要多问个为什么打着“中科院院士”的旗号,在教育界游走多年,参加各类研讨会、各类社会活动,登台演讲,受聘“课程导师”,其身影甚至出现在公立医院调研活动中……招摇撞骗多年,身份伪造却一直未被戳破,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荒唐和荒诞之余,还需多问几个为什么。
Results that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are currently showing.
Hide inaccessible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