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假院士、假将军之所以能频频得手,首要原因在于社会对“头衔”的过度迷信。院士、将军等称号代表着极高的学术或军事权威,公众往往不假思索地选择信任,极少主动质疑其真实性。阮少平深谙此道,不仅伪造“院士”身份,还叠加“军医大学副校长”“抗疫副总指挥”等光环, ...
阮少平事件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他以虚假身份招摇撞骗,严重损害了院士这一崇高称号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院士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杰出代表,其荣誉承载着无数科研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社会的高度信任。阮少平之流的出现,无疑是对这一荣誉的亵渎,让公众对院士群体的信任 ...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身份被曝造假,除了院士,其身份还有中医中国阮顺堂创始人、北京阮顺堂中医院院长等。△阮少平资料图据澎湃新闻消息,一段长达7分多钟、曾在多个账号发布的视频显示,今年6月,阮少平到现场为某酒企“民族品牌出海行动发布会”站台。在 ...
从8月3日调查组做出调查通报,到如今“亮证姐”被行政拘留,体现了当地雷厉风行的处理态度,也亮出从严管好公职人员“身边人”的决心。法律之下没有特权,谁耍特权就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事实上,假院士能在教育界游走多年,招摇撞骗而未被戳破身份,表明当前部分学校依旧存在“追名逐利”的浮躁校风、学风:学校想聘请院士这样高级别的专家做顾问,提升学校声誉,而不法分子则看准这一点,投其所好包装身份。
本文转自:新京报近日,一名声称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的男子引发质疑。据报道,在中国科学院官网目前公布的院士名单、外籍院士名单、已故院士名单以及已故外籍院士名单中,均查无此人。8月5日,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这一身份系伪造。阮少平打着伪造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旗号,已在教育界游 ...
竟有人敢伪造中科院院士身份招摇撞骗?近日,澎湃新闻曝光了一名为阮少平的男子,多年来,他打着“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旗号,混迹于教育、医药等领域,致使一些中小学、医院上当受骗。
报道指出,阮少平利用伪造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头衔,在教育界活动多年,不少中小学因此受骗。近年来,他曾在多个省份公开露面,直至今年7月仍有活动。2024年9月,他还曾被广东一所小学聘为课程导师。
打着“中科院院士”的旗号,在教育界游走多年,参加各类研讨会、各类社会活动,登台演讲,受聘“课程导师”,其身影甚至出现在公立医院调研活动中……招摇撞骗多年,身份伪造却一直未被戳破,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集体装睡让假院士如鱼得水#【#集体装睡成就了招摇撞骗的阮少平#:每个人都有责任戳破“皇帝的新衣”!】一个来历不明的江湖骗子,打着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幌子,游走于全国多省,堂而皇之地出席学校、医院、企业组织的各种社会活动,这出荒诞的闹剧打的是谁的脸?其实不论是院士、医院政委还是副校长,任何人只要上一上网,不超过2分钟就能戳穿谎言。被骗的学校、医院里就没有一个明眼人吗?显然,这是“权威崇拜”的心理在作祟 ...
打着“中科院院士”的旗号,在教育界游走多年,参加各类研讨会、各类社会活动,登台演讲,受聘“课程导师”,其身影甚至出现在公立医院调研活动中……招摇撞骗多年,身份伪造却一直未被戳破,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荒唐和荒诞之余,还需多问几个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