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而远在北纬45°的黄金种植带上,海拔两千米的江布拉克草原已卷起千顷麦浪。今年,对于汾酒来说,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他们首次在新疆制种基地进行了汾酒专用制曲大麦“汾酒大麦1号”的生产实验。
八月初的山东,热烫的风悄悄给作物染上了成熟的底色,玉米在青纱帐里“咔咔”拔节,以挺拔的身姿在烈日下翻涌起绿浪。山东临沂市临沭县的农技员陈师傅正操控着无人机掠过田垄,喷出一道道细密的药雾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户科学种植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日,乌兰浩特市农牧和科技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阿古营子嘎查,开展玉米高产种植与田间管理技术培训,为当地农户送去实用的农业技术指导。培训现场,乌兰浩特市农牧和 ...
该品种“巨型稻”是由中科院夏新界教授团队研发出的新型水稻,今年3月由遂宁市美宁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引进试种40亩。这也是巨型水稻第一次在遂宁试种成功。凭借高大株型、高光效及强抗逆性,其单株有效穗数与结实率均显著高于普通水稻,为四川丘区农业增产提供了新 ...
在山阴县的田间地头,“大麦+蔬菜”的复种新模式正在让昔日的边际农田焕发新生。当地通过科学规划种植周期、精准匹配作物特性,实现了“一地两茬、一年两熟”,开辟出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路径。
7月上旬,安徽农业大学“心系三农,情暖乡村”暑期三下乡实践团奔赴宿州市埇桥区,走进皖北综合试验站,聚焦“良种、良法、良田、良机”四良协同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开展科技兴农深度调研。实践团成员不仅带着专业知识,更带着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在试验站科研人员的 ...
8月4日至5日,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联合市农业农村部门,协同永川、长寿、垫江等区、县气象局,来到水稻主产区开展高温干旱影响专项调研并参与现场测产。 调研显示,近期重庆持续高温少雨,依靠及时的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和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大部分水田灌溉较好,全市水稻生长总体受旱情影响较小,仅部分丘陵地带和灌溉条件较差的田块出现轻微田表开裂及空秕粒增多现象。
我国特有珍稀树种蒜头果是目前发现的神经酸含量最高的植物,具有极高经济价值。但野生资源有限、人工种植难以成活的难题一直困扰着其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发展。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王四海研究员团队的最新研究全面揭示了寄主植物与蒜头果生长之间的密切关系,填补了该领域在生长机制认知上的空白;认清了蒜头果长期人工种植难以存活的原因,破解了困扰学界和产业界近半个世纪的技术难题。这一重要突破为后续开展蒜头果人工培育奠定 ...
全县早稻的丰产丰收,得益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扎实落地。一是良种当家,大面积推广种植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早稻新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增产潜力;二是科技护航,农技专家深入一线,指导农民科学施肥、精准灌溉、绿色防控,集成推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等关键技术;三是政策暖心,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目前武宁县发放耕地地力保护等补贴4000余万元,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粮食生产稳定。
自2009年起,汾酒就在业内率先将原粮基地纳入企业发展战略,持续强化“第一车间”布局。多年来,汾酒以北纬36°到45°的“黄金种植地理带”为基准,建设了适合高粱、大麦、豌豆生产的原粮基地,总规模达到140万亩以上,形成“土地一备案+五统一”的原粮基地 ...
据行业数据预测,未来两年清香型白酒市场份额有望突破20%。这一品类的崛起,离不开汾酒的系统性引领。2024年,汾酒实现营收360.11亿元,净利润突破122.43亿元。在品质为第一要义的消费时代,汾酒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正是“品质汾酒”战略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