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AI 产业界动态不断,学术界也没闲着。 这几天,各个 AI 顶会出分的出分,开会的开会,造梗的造梗——尤其是 NeurIPS,贵为机器学习领域三大顶会之一,它的评审意见是近期 AI 学术圈最大的笑料。 "Who's ...
纽约大学助理教授Ravid Shwartz Ziv嘲讽道,「NeurIPS真正的创新之处:领域主席们(AC)在不知不觉中运营着史上最大规模的LLM基准评测」。
再一方面,为了确保审稿质量,每位审稿人平均分配3篇论文,顶天了看4篇,工作量并不是超负荷状态。 除了有点混乱以外,另一个被网友们激烈 ...
顶会论文评审,AI立大功!ICLR 2025首次大规模引入AI参与审稿,最终有12222条建议被审稿人采纳,89%情况下提升了评审质量。详细30页报告,揭秘AI在顶 ...
武汉大学的美誉来之不易,要想重建公众信任,校方需要拿出更多的勇气和诚意, 这包括对事件进行彻底调查、公开透明地发布调查结果、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以及建立更为完善的学术监督和危机应对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维护学校的长远声誉。
根据官方说明,ARR使用OpenReview作为审稿平台(审稿意见不会公开),作者可在每个月的15号(截稿日期)之前,将论文提交到统一的ARR审稿池,由 ...
一句话,撕开了武大事件最后的遮羞布。当《南方周末》质问、当商务部研究员被禁言、当校长说“等上级安排”,公众还在等待“程序正义”时,清华教授直接掀了桌子: 你们不讲理,那我也不讲情 !
来源:机器之心「审稿随意,打分随缘,给出的意见看起来不像是了解本领域的」、「审稿人让我对比还没有发布的论文」每次机器学习顶会的论文 ...
Hosted on MSN9mon
推荐审稿人,这5个问题必须搞清楚! - MSN投稿时推荐3-5个审稿人,只是填上名字这么简单吗?这些问题一定要搞清楚! 1、杂志社让我推荐审稿人,我需要征得这些人的同意吗? 不需要 ...
Nature不审稿的历史丰碑:双螺旋论文 Nature对论文不审稿就发表的先例并非马多克斯开启,因为Nature作为一本科普杂志在1869年创刊时,本来就不存在 ...
这位审稿人在reddit上讲述了他的内心独白,表示他审阅的论文投稿中超过一半没有完稿,而他们审稿人却要花费6-7个小时甚至10个小时以上来审阅 ...
而那些不愿意参与审稿的理由基本情况如下:1.对邀请评审的期刊定位不了解或者没有在这个期刊发表过文章,也不打算在这个期刊发表论文;2.期刊编辑发来的审稿链接中只提供了摘要却没有作者详细信息和全文链接,担心同意审稿却无法准确评估稿件的详细内容;3.偏重全文审稿和邮件审稿,稿件评审系统在线填写内容选项太复杂,觉得麻烦就不愿意审稿;4.忙于 ...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