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37歲的小穎從青春期起,身上就不斷出現疼痛膿瘍,與哥哥姐姐的情況雷同,家人以為只是「青春痘」或「粉瘤」,沒想到竟是長達20年未診斷的「化膿性汗腺炎」。發作時如針刺劇痛、1天最多10處爆膿,讓他不敢穿淺色衣服、不敢久坐、不敢伸展。他感慨說:「這種病,不 ...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青春痘雖是常見的皮膚病,但因主要發生在臉部這麼醒目的部位,對青少年的心理造成極大壓力。青春期原本就是高度社交互動的時期,臉上的痘痘容易引來同儕的注目,甚至造成排擠、霸凌,嚴重者還可能伴隨焦慮、憂鬱與自殺傾向。
除了青春痘疾病本身,社群媒體也成為現代青少年容貌焦慮的推手。根據調查結果指出,在12-17歲的年輕族群當中,青春痘患者更容易拿自己的外表與社群媒體上的網紅、明星做比較,使用修圖軟體的比例超出非青春痘患者4倍以上,沒有修圖就不敢上傳社群。有近8成的患者 ...
黃毓惠建議,青春痘應在粉刺期就開始治療,別等到惡化發炎,甚至形成膿胞才就醫,使用外用A酸可減少皮膚毛囊口角質堆積,也可抗發炎,有助預防痘痘、粉刺,傳統外用A酸容易導致皮膚泛紅、刺激,現已有新一代外用A酸,刺激性較低,臨床上可為青少年、成年患者穩定膚況 ...
青春期是青少年身心快速發展的關鍵階段,但「臉上的痘痘」常成為自信心的破口。根據台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最新調查,台灣 12 至 35 歲年輕族群中,超過八成因青春痘而感到焦慮;有痘痘與痘疤者,對外貌不滿意的比例更是無痘族群的兩倍以上。
除了青春痘疾病本身,社群媒體也成為現代青少年容貌焦慮的推手。根據調查結果指出,在 12-17 ...
▲病友小穎分享,過去誤認青春痘20年,反覆爆膿劇痛,後才確診為化膿性汗腺炎。(圖/皮膚科醫學會提供) ...
青春痘不只是皮膚問題,更是年輕人容貌焦慮來源。台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TARS)昨天公布「2025青春痘與容貌焦慮大調查」,指出台灣12至35歲年輕族群中,有超過8成曾因青春痘感到焦慮;其中有痘痘與痘疤者,對外貌不滿意的比例更是無痘者的2倍以上,痘痘 ...
37歲的小穎(化名)從青春期開始,身上反覆長出痘痘並流膿,還會長在腋下、背部、鼠蹊和臀部等位置,一直誤以為只是青春痘或粉瘤,拖了20多年才確診為家族性化膿性汗腺炎。發作時疼痛如針刺、一天最多10處爆膿,讓他只敢穿黑衣、用黑坐墊,甚至在面試中忍痛不敢動。(記者:簡浩正) ...
一名 37 歲的男子,從青春期開始,跟哥哥、姐姐一樣,身上反覆長出痘痘並流膿,家人一直以為只是青春痘或粉瘤,結果拖了 20 多年才確診為化膿性汗腺炎。醫師表示,這個疾病發作時疼痛如針刺、一天最多 10 處爆膿,過往他做過超過 10 ...
青春痘不只是皮膚問題,更是年輕人容貌焦慮的來源,台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TARS)今(7日)公布「2025青春痘與容貌焦慮大調查」,台灣12至35歲年輕族群中,有超過8成曾因青春痘感到焦慮,其中有痘痘與痘疤者,對外貌不滿意的比例更是無痘者的2倍以上, ...
37歲小穎從青春期開始,腋下、臀部等私密部位即反覆長痘痘及流膿,他一直以為是青春痘或粉瘤,拖了20多年才確診為化膿性汗腺炎。發作時疼痛如坐針氈、患部不斷爆膿;為了不被發現,他成了名符其實的「黑衣人」,且前後經歷逾10次手術,終於在醫師建議下使用生物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