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6月14日,记者和生态摄影师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中国犀鸟谷”拍摄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双角犀鸟幼鸟出巢的珍贵 ...
绿色中国北京7月21日电(融媒体记者 ...
“这巢花冠皱盔犀鸟是3月6日封巢的,经过长达123天的孵化、育雏,雌鸟和雏鸟于7月6日成功出巢。”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工程师杨祖伟 ...
中国的犀鸟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它得名于上嘴长有一个盔状突起,形似犀牛角。犀鸟以果子为食,也捕食小型动物。通常选取高大树木的树洞作为繁殖期巢穴,雌鸟待在泥土封闭洞口的树洞里孵卵,避免受天敌侵扰,雄鸟在洞外递送食物。
历时7年跟踪拍摄,两部中泰合拍自然纪录片《守望冠斑犀鸟》《方舟-布氏鲸》厚积薄发,将于2025年6月30 日和7月1日,通过广西广播电视台和泰国国家电视台同步全球首播,震撼呈现,献礼中泰建交50周年。这是中泰媒体持续10年合拍纪录片的最新精品力作,共同为2025年7月1日中泰建交50周年写下两国 ...
很久以前我就听说过,大多数犀鸟种类会把巢建在树洞里,雌犀鸟孵蛋育雏前会钻进树洞,与雄犀鸟用泥土、粪便等材料,合力把洞口大半给封掉 ...
云南:犀鸟在野外人工巢箱成功繁殖-记者近日从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获悉,一对花冠皱盔犀鸟通过保护区内的人工巢箱成功实现繁殖及幼鸟成活出巢。此次记录到犀鸟在野外的人工巢箱中成功繁育,对我国犀鸟未来种群数量恢复等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犀鸟大多生活在云南西部和南部,以及广西南部,共有5种,分别是双角犀鸟、冠斑犀鸟、白喉犀鸟、棕颈犀鸟、花冠皱盔犀鸟。犀鸟有“爱情鸟”之称,雌雄犀鸟结对后,遵循“一夫一妻”制,一旦雌性犀鸟受孕,便再不出洞,在里面繁殖下一代,雄鸟则白天觅食投喂雌鸟,晚上守护在洞口 ...
“颜值担当”犀鸟家族添新丁!看花冠皱盔犀鸟母子先后出巢---8月21日,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的热带雨林里,生态摄影师拍摄到了 ...
云南德宏盈江县的洪崩河区域是犀鸟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被称为“中国犀鸟谷”。经过长达123天的孵化、育雏,一窝在野外人工巢箱繁殖的花冠皱 ...
1992 年,多数亚洲犀鸟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 II,获得了一定程度的保护。 但非洲犀鸟却没这么幸运,尽管国际贸易对其影响日益严重,却一直未得到有效监管和记录。 这种局面促使研究人员深入开展相关研究,以拯救非洲犀鸟。
研究人员将五种犀鸟从新加坡的裕廊飞禽公园转移到新建的新加坡飞禽乐园,在这个新环境中,犀鸟面临着不同的噪音、温度和湿度条件。 研究人员测量了声音压力水平(SPL)、温度和相对湿度,并使用行为图谱,每天对九只犀鸟进行四次 15 分钟的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