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柞蚕又称槲蚕、栎蚕、山蚕、青杠蚕等,因喜食柞树叶得名,柞蚕起源于我国山东省鲁中南地区,其茧丝的产量仅次于家蚕。资料显示,世界上至少 ...
正在纺织的工人王晓艳,以前在丝织厂操作现代织机,现在又成为古法织绸的能手。从现代织机到古法织机,看似弃新,实是求新。这是因为当地正大力复兴鲁山绸,从一二三产业同步发力,推出手工高端产品、促进文化+消费是重要一步。
东辽县柞蚕养殖已有百年历史,如今,全县现有柞蚕场7.2万亩,放养柞蚕1410把,年产柞蚕茧约200万公斤,第一产业实现产值达1.2亿元。同时东辽县 ...
柞蚕,因以柞树叶为食而得名。辽宁省东起辽东半岛、西至辽西山区,到处都是天然柞林。柞树具有耐瘠薄、耐干旱、生命力强的特点,为柞蚕的 ...
孟庆波的经历,正是岫岩柞蚕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作为全省率先完成柞蚕场核查落界的地区,岫岩近年来始终把柞蚕产业放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通过明晰产权、强化技术支撑、完善产业链条,让这一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从科学规划蚕场布局,到推动养殖技术升级,再到培育特色品牌,一系列举措让柞蚕、蚕蛹、蚕蛾等产品实现了“量质齐升”,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一部纺织面料史,也是一部创新史。 从历史上名满天下的鲁山绸,到现代尼龙产业的锦纶,记者近日在平顶山触摸古今两种面料,感受到五彩生活的魅力,更感受到创新创造的活力。 从《天工开物》到《老残游记》 ...
闻明 摄 作为柞蚕单产和蚕农收入稳居全国之首的阿荣旗,今年蚕农放养的13亿头柞蚕“宝宝”,基本全部收蚁上山。今年,阿荣旗放养柞蚕4016把 ...
南召柞蚕是放养在山坡、丘陵的柞树上,春蚕吃柞叶,喝露水,结茧在柞树上。 依托丰富的柞坡资源优势,南召县把柞蚕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山区农民增收的一项特色产业来抓,从而激发群众放养柞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柞蚕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6月下旬,是春蚕开始作茧的时节。在位于丹东凤城市的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科学研究所里,五彩斑斓的柞蚕宝宝有的在悠然地啃食树叶,有的开始吐丝 ...
宁安市成为全国唯一的柞蚕、 桑蚕 、天蚕集中区,柞蚕放养量占全省三分之一。 全市柞蚕放养2200余把,放养面积10余万亩,年产商品茧150万公斤左右,总收入近8000万元,蚕业已成为宁安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优势特色产业。
座谈会上,鲁山县委副书记王红敏对杭州专家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鲁山柞蚕产业的发展现状。她指出,鲁山作为“中国柞蚕之都”,拥有悠久的养殖历史和独特的资源优势,但在品牌塑造、产业链延伸及科技应用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希望借助江浙地区的先进经验,推动产业 转型升级 。
柞蚕养殖区的柞坡郁郁葱葱,为柞蚕养殖提供了丰厚而鲜嫩的“美食”原料。 有着20多年养蚕经验的老蚕农杨学义正在察看柞蚕长势,一只只圆滚滚的柞蚕宝宝在柞叶的“美餐”中尽情享受,显得十分娇嫩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