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亨利克·易卜生(Henrik Ibsen,1828年3月20日-1906年5月23日)是挪威杰出的剧作家。他被誉为“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一生创作了许多触及社会深层问题的作品,尤其以其复杂且充满自信的女性角色而闻名,作品常常挑战当时的社会规范与传统观念。
关于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恩·福瑟及其剧作,我们采访了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易卜生与现代戏剧研究者汪余礼。在汪余礼看来,福瑟的作品 ...
易卜生奖学金 (Ibsen Scholarships)计划旨在资助全球范围的创新性表演艺术项目。 该奖学金计划总额为200万挪威克朗(约合20.5万欧元 / 24.8万美元)。
戏剧之父易卜生他1848年开始写作诗歌和剧本,第一个剧本是三幕诗剧《凯替莱恩》;1851年开始职业戏剧家的生涯。1864年,易卜生离开祖国,在 ...
易卜生剧院总监英格尔·布尔逊(IngerBuresund)介绍,曾在2004年来京演出《培尔·金特》的易卜生剧院将制作一台新版本的《玩偶之家》,由中国国家 ...
易卜生作品《玩偶之家》的主人公娜拉,在经历一场家庭变故之后,终于看清了丈夫的本来面目和自己在家中扮演的“玩偶”角色,于是在庄严地 ...
挪威作家易卜生(1828-1906)。人民文学出版社在成立之初,制定了“世界文学名著介绍选题计划”,其中就列入了易卜生、斯特林堡、安徒生、勃兰 ...
易卜生的杰出和他对现代世界的贡献也将被放在这个框架里加以讨论,这比凭借想象把他作为国家行销的工具并抛射对易卜生的单方面理解,更配得 ...
易卜生研究专家石琴娥告诉本刊,“易卜生专号”的发表使得人们开始关注起易卜生,此后的30年间,仅《玩偶之家》的中文译本就有9种之多,同时 ...
易卜生一定也喜欢这个姑娘,因为在她逗留期间,他们彼此有良好的相约,他还亲切地称她为他的“云雀”,并鼓励她再写作。 在跟一个叫维克多・基勒 (ViktorKieler)的教员结婚后,劳拉又于1876年来到易卜生旅居的慕尼黑找剧作家。
易卜生最著名的作品《玩偶之家》探讨了资产阶级家庭中的两性关系。 当娜拉对海尔茂说道“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时,海尔茂大为震惊,并试图用宗教信仰、家庭责任和道德观念来劝说娜拉放弃这一想法。
易卜生最著名的作品《玩偶之家》探讨了资产阶级家庭中的两性关系。 当娜拉对海尔茂说道“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时,海尔茂大为震惊,并试图用宗教信仰、家庭责任和道德观念来劝说娜拉放弃这一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