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日前,《金融时报》接连两天曝出重要消息,先是赖清德企图过境纽约的请求被特朗普拒绝,再有美国临时取消了台防务部门负责人顾立雄与美国国防官员的会面。特朗普政府接连甩出两个“不”字,被认为是刻意回避台湾议题的举动。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给脸不要脸”,而是明显对大陆的打击报复。 (如今的台湾当局,其实和美国当局也没啥差别,必要狠狠敲打,才知道疼) ...
1. 茅台集团原副总经理房国兴将于3月12日刑满出狱,其家人将前去监狱接他出狱。 2. 房国兴曾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并处罚金50万元,刑期至2025年8月12日止。 3. 在服刑期间,房国兴获得7个表扬,法院允许减刑5个月,刑期将缩短至2025年3月12日。 4. 然而,房国兴曾因涉嫌打击报复举报 ...
条例明确,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信访人。 对信访人有啥要求? ——不得捏造歪曲事实,不得诬告陷害他人 ...
文件提出,要注重对举报人的事前保护,并严肃处理对举报人的打击报复行为,对打击报复或者指使他人打击报复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行为,依纪 ...
对此,规定对显性报复和隐性报复都作了列举规定,明确十种“打击报复”情形: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方法侵犯举报人及其近亲属 ...
“目前,恶性打击报复职务犯罪举报人的现象虽然得到一定程度遏制,但我国职务犯罪举报人保护状况仍不容乐观,而利用职权或者采取其他方法对 ...
本报讯 记者陈丽平在分组审议代表法修正案草案时,列席会议的中国红十字会曲阜医院院长、全国人大代表姜健提出,对代表进行打击报复的应当 ...
他做出大量工作成果,因成了祝某团伙借助外部采购进行贪腐活动的绊脚石,而他拒绝参与犯罪活动,被祝欢绕过组织程序进行长达4年的打击报复。
应该指出,打击报复是违法行为。《宪法》第41条明确规定,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权”和“申诉、控告、检举权”,“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刑法》第254条则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 ...
七成举报人遭隐性打击报复发现举报没有明显效果后,在新学期开学时,张文英复印了部分会计账目发给家长,直至幼儿园所在的区教委纪工委介入 ...
此前,举报人信息被泄露,甚至遭到打击报复的事情并不鲜见。 2010年,《法制日报》引述最高人民检察院材料称,当时有70%的举报人遭到过不同程度的打击报复,其中有的受到单位排挤,有的受到心理伤害,有的仕途受阻,也有的“被跨省”“被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