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江西兴国姚氏理事会一行10人在姚振洲会长带领下,于2025年8月6日(农历闰六月十三)下午莅临昭平县,2025年8月7日(农历闰六月十四),到访昭平县姚氏宗祠(昭平镇玉河村)。
古语有云:“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宗祠,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承载着家族的记忆、传承、归属和凝聚力。在当今社会尤其在农村地区,随着老百姓经济水平的提高,修宗祠逐渐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当修宗祠欠付工程款,谁来承担支 ...
两位泉州学子考上北大清华,拿到奖学金却选择全捐出去!这事儿听起来就让人心里一暖。他们不是把钱攥在手里买新手机,也不是计划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是把这份沉甸甸的奖励送回家乡,帮助更多需要的人。这背后的故事,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连日来,南安市丰州镇旭山村社坛自然村内,郑氏大宗祠修缮工程正紧锣密鼓进行着。这座看似寻常的祠堂,却与民族英雄郑成功有着鲜为人知的深厚渊源。为何这座宗祠落址丰州?它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密码?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修缮现场,揭开这段尘封数百年的郑氏家族记忆。
洞口宗祠建筑群,源远流长,自宋代肇始,明清时期达到鼎盛,被誉为“中国宗祠文化之都”。最盛时,祠堂数量多达300余座,如今仍遗存上百座明清古宗祠,其中曾氏宗祠等14处更是在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居全市之首,全省前列。
8月6日,揭西县坪上镇江夏堂黄氏宗祠张灯结彩,为考上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3名学子举行隆重的升学宴。 石圳坑村黄熠:以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 东门村黄华栋:成功考入中国人民大学; 坪上村黄琪:考进清华大学研究生。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
2025年8月3日,距离宁波150公里的诸暨十四都村藏绿坞,原本安静的周氏宗祠内,传出了阵阵诵读声。来自宁波市第三中学师生们的诵读,仿佛穿越80年历史沧桑,和当年一路辗转迁徙,于硝烟中不辍的弦歌声,相互应和。
走进吴氏宗祠,名家匾额、重修蓉湖吴氏宗祠的奠基石、精致灵巧的石亭、捐修宗祠的功德榜、吴氏宗祠介绍、藏书阁、吴氏族谱、拜殿、吴氏灵堂牌位、燕寝、宗祠建筑风格中的雕梁画栋、合理的庭院布局等,一件件的历史文物、一桩桩的历史情节,象一座伟大的宝库,蓄满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无不让我们感受到蓉湖吴氏宗祠的历史文化之厚重。
百姓宗祠街内的百岁坊。 紫金县政府欲重塑明代百姓宗祠一条街,借古宗祠搭建联谊招商平台 河源市紫金县文化部门近日在紫金县城调查文物保护 ...
上图是宁海宗祠一角。下图是岙胡胡氏宗祠古戏台鸡笼顶(藻井)。 王兴满 自古以来,皇室有家庙,百姓有宗祠。宗祠,顾名思义,是祖先遗存的 ...
祖先宗祠是一个家族的精神信仰中心,但苗栗头份的「陈氏家祠」却命运坎坷,家族代表人陈英治向本刊控诉,头份地政事务所的经界(土地的形状 ...
王鲁湘:我觉得其实咱们宗祠我们过去的看法就是比较偏左一点,认为它是代表着封建的余孽,这些社会组织结构阻碍了社会进步,其实我们从另外一方面看宗祠的存在就是儒家慎终追远的一个思想,一个寄托,慎终追远不是别的,慎终追远是为家族成员建立一个世世代代的一种荣誉的动力,就说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