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大陆央广网报导,盛夏时节,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村绿意盎然,一串串山葡萄缀满枝头,村民张国利和妻子赵国侠忙着田间管护。「像这棵秧能结10斤左右山葡萄,一亩地能收约3000斤、卖6000元(人民币,下同,约合新台币2万5200元)左右。」张国利说。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西部地区发展,始终将西部地区发展放在全国发展大局的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遍布西部12个省区市,为新时代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时再次强调,要扎实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他指出:“我国的工业发展,过去是靠一榔头一锤子地敲,今天要靠先进技术和装备来提升水平。”这一重要指示为西部地 ...
暑期,是旅游旺季。各地在保护中开发自然资源,打造旅游新场景、新体验,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古道徒步,在放松身心的同时感触历史文脉;大漠观星,沉浸于远离都市喧嚣的自然静谧;草原露营,体会天苍苍野茫茫的旷达惬意……许多人将脚步迈得更远,在尝试旅游新玩法的同时,也为暑期消费注入新活力。
8月7日,市委书记刘烁深入莲花县调研乡村富民产业发展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依托资源禀赋,注重挖潜提升,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努力开创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副市长刘运 ...
本文转自:银川日报声音因地制宜解决好“去哪健身”作者:姜天骄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明确提出,提升多样化社会服务可及性,提高多样化生活服务品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建设,支持社会体育场地建设,发展功能复合的多用途运动场地,稳步增加体育场地供给。 走进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街道嘉囿城市休闲公园,健身步道、篮球场、羽毛 ...
8月6日,中国人口报发表了《绵阳:因地制宜探索医养结合》,报道了绵阳市面对深度老龄化与“医养分离”困局,创新破题:将医疗深度嵌入养老体系。模式从城市延伸至乡镇,化解失能、空巢老人照护难题,通过专业分级照护、绿色转诊通道和文化关怀,用心守护“最美夕阳红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自2023年7月起,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黑龙江、浙江、广西等地考察调研时,深刻擘画“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宏伟蓝图;202 ...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为科普实践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方法路径,其中明确科普工作应当坚持群众性、社会性和经常性,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多年来,广西持续以“因地制宜”的方式,为基层科普赋予新的涵义。
央视网消息: 过去十天,西北至华北、东北一带降雨频繁,多地累计雨量远超常年,河北、北京等地也出现极端强降雨天气。眼下正值“八上”防汛关键期,水利部会商研判全国雨水情形势,部署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在新疆于田县,当地通过创新“海鲜河鲜陆养”模式,让周边内陆的百姓吃上了盐碱地里养出的海鲜河鲜。这两天,在于田县的养殖基地里,工作人员穿着防水服下塘赶鱼,随着吊车的拉升,银鳞闪烁的鱼群浮出水面。养殖基地位于于田县十万亩盐碱地 ...
本文转自:汉中日报衡俊昌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陕西汉中与湖北十堰提供了两种实践样本。一个因拯救“东方宝石”朱鹮而涅槃重生,一个为守护南水北调水源地倾尽所能,都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与发展的双赢。汉中故事始于一场物种拯救行动。从全球仅存7只到种群突破1.1万只,朱鹮保护的“中国方案”展现出 ...
“铁营洼,铁营洼,十年九载红荆花,涝了收蛤蟆,旱了收蚂蚱,不旱不涝收盐嘎巴。”一首描绘昔日贫瘠的童谣,是山东省乐陵市铁营镇11万亩盐碱涝洼地的历史写照。如今,这片曾经“不长庄稼”的“铁营大洼”,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蝶变为生机勃勃的“聚宝盆”,蹚出了一条盐碱地综合利用促共富的新路径。